组织禅城区博士(后)暨高层次人才赴华为参观学习交流

2016-06-29来源:佛山市信息协会

为加强沟通交流,体现禅城区对高级人才的关心爱护,促进高层次人才间的联谊交流、团结协作,进一步整合全市人才资源,服务禅城区创业创新型经济强市建设,受禅城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委托,佛山市信息协会于62日到3日组织2016年禅城区博士(后)暨高层次人才交流活动。活动总结如下:

一、活动目的:“以走出去”的方式 ,“信息化考察+学习交流(主题培训)”的交流活动,为禅城区博士(后)暨高层次人才提供一个轻松交流环境,进一步整合人才资源,建立沟通互动平台,互相分享创业创新知识和经验。了解信息技术发展趋势,开阔视野,进一步整合全市人才资源,服务禅城区创业创新型经济强市建设。

二、参加对象:来自医药、计算机、针织、陶瓷、机械、电子等不同研究领域以及院校、创业创新园区的禅城区企业博士(后)、禅城区“佛山市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和禅城区人社局的负责人。

三、活动内容

62日上午,博士团一行从佛山出发,一到华为坂田工业园便开始了紧密的参观行程,午饭稍时休息后,又开始了下午的参观。通过参观博士们了解到2015年华为运营商、企业、终端三大业务实现全球销售收入395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7%,更值得一提的是,华为企业专利申请量位居全球首位,累计申请中国专利52550件,申请外国专利30613件。华为目前17.6万员工中有近8万名研发人员,每年销售收入的10%以上用于研发,其中20%30%用于研究和创新,70%用于产品开发。

而在530日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华为创始人、总裁任正非直言“越是前途不确定,越需要创造。”“华为已前进在迷航中”。事实上,华为创新之路在创始人兼总裁任正非眼中已经进入了“无人区”。任正非坦言,华为目前尚停留在工程教学、物理算法等工程科学的创新层面,还未真正进入基础理论研究,对大流量、低时延的理论还未创造出来,“华为正在本行业逐步攻入无人区,处在无人领航,无既定规则,无人跟随的困境”。

作为制造业大市,佛山在推动科技创新促转型过程中,能向华为学习什么?参观过后,带着以上的问题博士团与禅城区人社局负责人在华为进行近3小时的圆桌会议,如何培育更好的科研环境、留住科研人才成为热门议题。

禅城区人社局常务副局长曾雄锋首先发言表示,今年是禅城区企业博士(后)交流活动举办的第4个年头,今年座谈会以“走出去”的形式开展活动,既开拓了视野、丰富了见识,又为禅城区博士及高层次人才代表提供一个轻松交流、互动分享的平台。另一方面,政府对人才的诉求有了更深的了解,为服务企业、服务人才提供了更清晰的思路。“针对不少博士提出多举办交流活动的建议,禅城区人社局将给予经费和服务支持,为高层次人才提供多场次、小范围、主题性的交流平台。”今后区人社局同时将为高层次人才提供线上线下交流。线上服务由专技科专人为大家提供服务;线下服务,从去年活动提出来走出去,希望在座各位为政府提出好的建议,对禅城发展有推动作用,同时各位要政策关注,尤其是用好政策--禅城区推进“通济才智”工程建设实施政策以及禅城区“高层次人才服务一卡通(金蝉卡)”等政策。

接下来,各位博士们及高层次人才就以下议题展开交流发言。

1、华为创新与合作成博士团热议话题

佛山市恒键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博士陈爱贞认为:“看了任正非的发言稿,华为所谓的迷茫,其实有着清晰的研发规划。”“同一个项目,华为有多个研发团队同时进行,不同的思路间可以碰撞并继续完善,这点让大家印象非常深刻。”华为注重研发团队加强交流思想碰撞,为创新带来了更多思想火花。

佛山市中科院上硅所陶瓷研发中心副主任蔡晓峰十分感慨。在他看来,华为的创新之所以有如此强劲的表现,得益于大力的投入与开放合作的精神。

而佛山市万山针织有限公司董事长崔伟认为,明确的发展目标、大量的研发投入,以及有效的管理模式是华为发展的重要基石,而这正是针织等传统行业目前缺乏的。

南方数据研究院张剑院长则认为,华为公司与世界先进的地区人才和科研机构进行合作,从而促进了自身技术的发展,最终发展成跨国公司赚世界的钱,希望佛山也能发展有大的跨国公司。

2、高层次交流会激荡跨界合作

今年是交流活动举办的第4个年头,博士团内部头脑风暴激荡出来的“跨界效应”初显。通过跨界交流,产生碰撞的火花,产生合作机会,技术研发投入很大,技术合作很重要。“佛山市东鹏陶瓷有限公司技术中心总经理钟保民认为,禅城博士暨高层次人才座谈会给佛山不同领域的研究人员提供了交流的平台。在抗辐射瓷砖的研发过程中,他们之前与佛山的医院博士站进行了合作。从佛山来深圳的路上,他们一行人交流碰撞出很多不错的跨界想法。”

同样,佛山市中科院上硅所陶瓷研发中心做特种陶瓷开发时,曾与东鹏陶瓷、佛塑科技等团队合作,而现在该中心主任席红安带着彩色氧化锆的研发项目,来到交流会寻求又一场合作。

谈到合作,尤其企业合作,许多小企业更需要合作,其实人才不应局限一地区,通过重视产学研,可以引进一些人才,促进产业发展。

3、博士建言政府营造更好科研环境

如何培育更好的科研环境、留住科研人才成为热门议题。“对于人才的发展来说,政府的重视支持固然重要,但影响最大的是人才所在企业的发展状况和激励机制。”佛山佛塑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博士徐冰说,传统制造业需要进行创新升级,但存在对创新投入的局限性。一般的企业能提供的研发资金明显有限。”她建议,政府需要考虑如何提升研发服务,让企业更敢于投入研发。

广东卓维科技有限公司战略总监、博士王政通表示,“通过多年的企业服务发现,很多小企业想转型、想创新,但不知道该怎么做,这时候他们需要一个技术咨询团队。”技术如何与企业、园区平滑地融合,除了需要专业的技术咨询团队,还需要企业引入更多高端人才进行技术配合和品牌建设。

而同样关注中小企业发展的佛山市恒键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博士陈爱贞认为,针对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合作是非常必要的,中介组织、服务机构的作用也不可小觑。而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要有集群产业链的发展意识,注重产学研方面的合作。而对于政府来说,希望能创造更宽松的科研环境,“容忍科研的失败”即政府扶持更允许失败等。

针对博士人才培养,佛山市国星光电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奇英表示,“博士的成长需要依靠企业,而企业也通过博士来推动发展”,双方是双铺双城的,博士与企业是否合适,也是双方相互适应的,博士与企业之间存在磨合期。博士的流动性比较多,活动也可以请企业高层参加,以便更直接了解博士需求。与博士互动,才可以促进博士工作站的发展。

 

 

 

W020160629604248932583.jpg

参观华为

 

W020160629604251157182.jpg

华为参观现场1

 

W020160629604253873221.jpg

华为参观现场2

 

W020160629604256965708.jpg

华为座谈会现场1

 

W020160629604259604984.jpg

华为座谈会现场2

 

W020160629604262418276.jpg

华为座谈会现场3

 

W020160629604265029396.jpg

合影留念